查看原文
其他

《长大成人的难处》|了解青少年成长中的叛逆和迷茫,学会与叛逆期的孩子健康相处?

[日] 河合隼雄 品卷一族
2024-12-10

一本让你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的书


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,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,可以购买此书原版。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,如有兴趣,敬请点击收听。

核心书摘

《长大成人的难处》是一本专门分析日本青少年心理波动的著作。作者河合隼雄在做心理治疗师的时候,接触到大量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。很多家长都抱怨,原本听话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,突然变得叛逆、不可理喻,自己想和孩子沟通,却不知道从哪说起。于是河合隼雄就围绕青少年在成长中出现的、大人们无法理解的现象进行了深入解读,写成了《长大成人的难处》这本书。 

关于作者:

河合隼雄,曾担任过日本文化厅厅长和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。他是日本临床心理学的创始人,日本第一位荣格心理分析师,被誉为日本“国民级的心理学家”,他用300多部著作陪伴了整整三代日本人的成长。就连小说家村上春树遇到什么想不开的,都会去找他排解,称他为心灵导师。

学什么:

1、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叛逆?

2、如何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?

一、“好孩子“的人生之痛

《长大成人的难处》这本书是从一个“好孩子”离家出走的故事讲起的。

有一天,一对衣冠楚楚的中年夫妇来找作者河合隼雄咨询,因为他们正上高中的独生子突然离家出走了。

在外人看来,这是一个无比幸福的家,父亲事业有成,母亲温柔贤惠,父母之间恩恩爱爱,对教育理解深刻,对孩子也很开明和尊重。儿子从小就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学习好,品行端正,待人彬彬有礼,父母一直以他为傲。这样的孩子竟然会离家出走,让父母怎么也想不通。

这对夫妻很内内疚,他们认为一定自己对孩子做了一些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坏事,才让孩子想到离家出走的,他们希望作者能帮助他们找到错在哪儿了。

河合隼雄告诉他们,孩子不一定是因为父母做错了什么才离家出走的,他的目的有可能更单纯,就是要离开家,这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的世界观产生了差异。

大人的世界观是相对稳定的,孩子的世界观会随着成长发生极大的变化。最初,孩子的世界观或多或少会受到父母的影响;进入青春期后,世界观会发生巨大变化,原本稳定的世界观开始震荡、出现新的内容,原有世界观的负面内容就会被放大,他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束缚,是掌控,想要逃离。所以,青春期孩子离家出走,通常不是孩子变坏了,也不是父母哪里不好,而是孩子在构建自己的价值观。

河合隼雄向来不赞同“好孩子”的养育方式。他认为,当大人夸一个孩子是“好孩子”时,往往指的是他很听父母和老师的话,很遵守各种场合的各种规则。这样的孩子当然会得到更多的夸奖,但也更容易失去自我,更难形成自我判断的能力,他们要成长为拥有自主性和责任感的大人,中间要经历的难处更多,有些孩子甚至一生都无法成长为大人,因为他的内心始终是个听话、顺从的小孩。

河合隼雄建议父母,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一定要及时放手,允许他们适当地做点“坏事”,虽然青少年一旦有机会自己当家做主,就会放飞自我,甚至会犯一些低级错误,但却是他们通过试错快速学习的一个过程。

河合隼雄通过研究一些“问题少年”发现,这些孩子在做“坏事”时,内心也会犹豫不决。他们一方面知道这些事情不是好事,但他们荷尔蒙旺盛、浑身精力无处发泄,需要这些强刺激。很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纠结中突然顿悟,最后成长为有责任意识,同时又有鲜明个性的大人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浪子回头。 

二、不可或缺的成年礼

作者河合隼雄后来见到了那个离家出走的男孩,男孩说,因为不想被父母一直宠爱,为了尽早自立才离家出走的。他想独自跨入社会,能独当一面后,再和父母一起过安稳的生活。这样的说法,让坐在旁边的父母感慨不已,他们既后怕,又为自己的孩子骄傲。

在河合隼雄看来,这个高中男孩的“离家出走”,其实是一种个性化的“成年礼”,他想通过这种决绝的仪式,宣布与过去的那个躲在父母保护下的乖宝宝决裂,让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。这场成年礼可能要反复持续一段时间,男孩子会往前闯一闯,然后退回来,然后再次鼓足勇气闯出去,直到最后彻底脱离父母的羽翼庇护。

和原始社会相比,现代社会成人礼的意义已经弱化了很多。在原始社会,是没有青春期这个过渡阶段的,孩子们会通过一项看起来残酷的成人礼仪式,直接从孩童变成大人。宗教学者伊利亚德在《生与再生:启蒙仪式的宗教意义》这本书中,详细描述了原始社会的成人礼是什么样的。

首先,部落里要准备一个“神圣的场所”,供这批小男孩居住。这个神圣的场所和孩子们平时生活的场所完全不同,是部落的“祖先神”创造世界时用的场所和空间。小男孩们要单独在这里住一段时间,去体验“事物初始的神圣时刻”,和神话中的祖先进行心灵交流,为最终进入大人的世界做好准备。

接着就要让小男孩离开母亲,甚至是离开所有的女性。在一些部落里,小男孩被带走后,部落的长老甚至会告诉他的妈妈,孩子要被一个恐怖而神秘的祖先神杀死并吃掉。祖先神先是杀死这个孩子,然后以大人的身份对他进行复活,赋予他一个崭新的名字。换句话说,孩子和母亲分离后,将体验死亡,然后作为大人获得新生。

接下来,男孩要在这个“神圣的场所”学习部落的宗教传统,这种学习也叫“拜见祖先”。小男孩会回到过去,接触到祖先或远古神,学习部落代代相传的宗教传统,为成为真正的大人做准备。

最后,男孩要接受某种残酷的手术或考验,比如割去身体某个部位、敲断自己的门牙,或者从悬崖上跳下,或者是杀死一只猛兽作为成年礼。在这样残酷的考验中,身体或意志脆弱的男孩往往会悲惨地死去,只有那些无比坚强的男孩才会被神复活,允许进入大人的世界。通过这种激烈的成人仪式,在一夜之间变成“另一个人”,成为拥有自觉性和责任感的大人。

社会越是落后、原始和封闭,成人礼仪式就越残酷,高高在上的大人们视孩子们通过考验的情况,来决定是否“接纳”他们,而这种考验也是一次性的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这种封闭逐渐被打破,成人礼也由原来显性的、集体性的、一次性的仪式变成了现在的内在的、个性化的、反复曲折的过程。孩子和大人的边界开始模糊,增加了一个叫青春期的阶段。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被称为青少年,既不能被看成纯粹的小孩子,也不能被视作完整的大人。

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抱怨:父母想让我干活的时候,就说“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”,但不想让我做某件事的时候,又说“你还小,我们不放心”。而对这些半大孩子,大人们同样也有很多不满意,他们有时会觉得“个子都长这么高了,怎么还跟小孩儿一样毛手毛脚的”,有时候又会觉得“毕竟还是个孩子,不敢轻易放手啊”。

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离家出走的高中生,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。对他来说,“离家”就标志着成人礼的开始,在这之前,他的内心深处已经经历过无数次较量了。当然这个仪式绝不是一过性的,也不会只体现为“离家出走”这一种形式。男孩可能会经受一些挫折,会在之前的“乖宝宝”模式和“坏孩子”模式之间摇摆不定,内心的痛苦挣扎并不比敲断门牙,或从悬崖上跳下轻松多少。他们所经历的,正是一个逐渐杀死过去的自己,然后再涅槃重生的过程。

在这个阶段,他们会经受种种挫折,有些肉眼可见,有些只存在于内心,他们时而迷茫,时而愤怒,时而胆怯后退,时而又战战兢兢地向前一步。明白了这一点,或许我们就能理解孩子们成长的痛苦了,也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出走了。

三、谁是大人,谁是小孩?

心理学家武志红说:“我们90%的爱与痛,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,那就是大多数的成年人,心理水平还是婴儿。这样的成年人,就是巨婴。”河合隼雄也提出:长大成人,其实就是脱离开他人的控制,建立起自我意识、发展出自我个性的过程。没有找到自我的人,永远是个孩子!

有人曾做过一个有意思的统计,说是金庸先生写的十四本武侠著作中,大多数男主角是没有父亲的,要么是父亲早死,要么失踪,要么是个大坏蛋最终父子决裂……金庸先生为什么会这样设定呢?这就要讲到西方的“弑父文化”和东方的“克子文化”了。

西方神话中有着强烈的弑父文化,儿子往往会因为父亲变得老朽昏聩而最后杀了他,自己成长为一代英雄,带领着子民们不断超越和创新;而东方的文化则具有更强的“克子”属性,要求君君臣臣、父父子子,儿子对父亲要绝对地恭敬和顺从。但大侠本身就是放荡不羁、非常个性的,必须要斩断各种羁绊,包括父子亲情的束缚,才能成为真性情的侠客。

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,其实也要在心理层面经历类似的“弑父”“弑母”过程。当孩子降临到一个家庭中,他会住在父母的家里,生活在父母的关怀和约束中。但这只是一个临时住所,到了一定年纪他就想冲出去,建立自己的新家。如果这个家太简陋、太没有感情色彩,他就会在年纪还小的时候“逃离”。但很多时候,父母怕孩子跑出去遇到危险,就会在门上加一把锁,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暴力,甚至会找把斧头把门窗劈开,然后逃离。当然,这样的暴力行为是在孩子内心完成的,只有经历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成人礼,他才能斩断和父母的联系,获得独立,成长为真正的大人。

真正的大人,首先要在心理上实现自立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,他们一切只能靠自己,不和其他人有关联。相反,他们会恰当地依赖别人,知道在深层次上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。其次,他们会更懂得进取和放弃的关系,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,会放弃掉不切实际的幻想,追求自己能得到的东西。除此之外,他们不会轻易接受别人强加的观点,也不会根据单一标准来判断善恶,而是从自己的视角来观察世界,巧妙地融入社会,构建起整体世界。

更重要的是,真正大人的人生是富有创造性的。他们像孩子一样,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,而这两样东西正是创造的来源。真正的大人,在内心仍保留了一些孩子气,他们体验着那种孩童般创造的快乐,谈到自己喜欢的东西,两眼都会熠熠发光。他们会不时地和内心的孩子对话,获得灵感,再通过大人的智慧体现出来。这样的大人,才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的大人。

作为父母来说,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,小的时候尊重他们的活泼好动,青春期时,要让孩子做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,该叛逆就叛逆,该张扬就张扬,不要轻易扼杀他们来之不易的自立意志,不要干扰这个正常的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。这是独属于孩子的成人礼,唯有感到烦恼,甚至被逼到绝路,他们才能找到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潜力,才会喷涌出长大成人的力量!

结语

以上就是《长大成人的难处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。

作者河合隼雄用大量的案例和睿智的分析,揭示了青少年长大成人过程中所经历过的叛逆、敏感和迷茫,他认为这都是正常的,是长大成人必经的“成人礼”。

河合隼雄说:“一个人要想真正成长,需要自己找到并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,这并不是他人简单指点就能达成的。当自己走在艰苦的道路上时,旁人能做的就只有守护了。”

守护意味着尽量给予对方自由,让他摸索前进,给足他反复试错的空间;守护还意味着要心怀期待,相信他的潜力和无限可能,让他慢慢体验到从错到对的成就感。

育儿专家尹建莉老师说:“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,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。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,呵护孩子的成长,让他的童年不会贫瘠;第二个任务就是和孩子分离,促进孩子独立,让他的成年生活不会窒息。”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体会孩子长大成人的难处,学会退出和守护。

【编辑:北桔】

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,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。


相关内容

《社会动物》|为什么情感比纯粹的理性更为重要?

《鱼什么都知道》|每条鱼都是独立的个体,它们有自己的个性和存在价值。

《神似祖先》|为什么“神似祖先”是改善生活品质最可行且有效的方式?

《 陌生人溺水》|如何做到得他但不伤己?

【个人修养】《终身成长》|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?

《男性的衰落》|男子气概到底是什么?

《工作不焦虑》|我们为何越努力何焦虑?

《正面管教》|你无条件的爱,孩子知道吗?

《夏山学校》|如何培养出健康、自由、富有创造力的孩子?

《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》|从“职场小白”成长为“管理精英”。

《青年王阳明:行动中的儒家思想》|从王阳明的思想中获得哪些处世之道?

【行走日本系列】山本五十六|太平洋上的海军枭雄。

《公主之死》|女性到底承受着怎样的社会不公?

《通往权力之路:叶卡捷琳娜大帝》|叶卡捷琳娜为什么能让默克尔效仿、普京追随?

上次推送内容:

《无限的游戏》|如何理解商业其实是一场无限的游戏?

【严选好书】当你老了,生活并不像歌里唱的那样。

《贩卖音乐》|找匹配点:如何让你的艺术受消费者欢迎?

【大咖讲书】《超预期经营》读书会(二):不为定位而定位:为客户解决特定情景的关键问题。

本次推送:

《长大成人的难处》|了解青少年成长中的叛逆和迷茫,学会与叛逆期的孩子健康相处?

【严选好书】你有多懂用户心理,你的产品就有多好。

《必然》|举目四望都是红海,创业还能干点啥?

【大咖讲书】《超预期经营》读书会(三):隐藏在拉链和钻石中的超预期经营

《星巴克》|如何经营一家连锁店?

下次推送:

《热锅上的家庭》|如何处理好家庭矛盾,对抗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?

【严选好书】在靠谱的团队里工作是种幸福。

《竞争战略》|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?看这三点。

【大咖讲书】《超预期经营》读书会(四):打好买点和卖点的组合战

(语音、文字、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,老农整理)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品卷一族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